从前只知道“麦当劳”有苹果派,这几天和几位形象设计高手混在一起,方知现在美发也有“派”---这年头,世界各地的发型师都来上海讨生活,美发便像从前中国的武术,也分宗立派了:“日本派”、“台湾派”、“香港派”、“上海派”、“鬼佬派”(欧美派),让人目不暇接。
千万别被这些派别弄花了眼。各地发型师的美发理念不一样,风格也很不同,选择最 适合自己的美发派别,才会有让人眼睛一亮的效果。
日本派
现在,松芽小姐供职于恒隆的“意廊”。在上海,松芽小姐如鱼得水,因为她设计的每一个发型,都令拼死追FASHION的上海女孩着迷。她的老板何太太为此颇是得意:“松芽小姐设计的发型,每一款基本都不重复,是标准日本发型师的风格。在这之前,她曾在加拿大工作过,加拿大人崇尚自然,并不欣赏日本式的另类发型,而上海女孩则相反,所以她才选择来上海。”
经过4小时的洗发、染发、剪发,我们终于看到了松芽小姐的杰作———把客人的头发做成“圣诞树”造型。不可思议吧,头发被修成6片,每一片头发的尾部被片染成艳红色,发尾呈自然卷曲,确实有点像圣诞树。
是什么给了她灵感?松芽小姐说:“我看到楼下的圣诞树很可爱,便想做一款圣诞树发式。其实这蛮有难度的,因为对头发层次要求很高,但我做到了。”
看到圣诞树,便做“圣诞树”发式,天知道,松芽小姐看到坦克,会不会做“坦克”发型呢?日本发型师的想象力和修发功力,令我惊讶。不过,如果你不想让满大街的人都盯着你的头发看,还是对松芽小姐说:“请给我剪一个加拿大风格的头发吧。”
台湾派
和各地美发师一一接触,便发现他们真的很不同。日本发型师比较理想主义,而台湾发型师爱讲理论,修发前先分析“你的头皮性质如何”,说一大堆专业得让人听不懂的话。
邱健怎么会来上海的,我没来得及问———找他做头发的客人实在太多,他没空搭理我。
这款发式就是邱健现场为一位客人修剪的,他解释:“客人人到中年,在一间公司担任经理,这样的女性,发型应该典雅些。她的头发偏多,发质偏硬,我只能一层层雕出外长内短发式。这种发式可根据不同场合需要,变幻出“盘发”、“自然发”、“反翘”3种发型效果。同时还做了深金色的挑染,看上去比较时髦……”
一直听说台湾发型师“雕发”技术高超,现在总算明白“雕发”的含义。可是像艺术品一样雕琢头发,实在太麻烦。做这个发式,邱健花了6个小时———去找他之前,先问问你将花多少时间在头发上吧。
香港派
安狄是一位同事推荐给我的:“那个香港发型师替我剪的头发,令我觉得像自己。而以前那些发型师修出来的头发,总让我感觉是硬生生加在我头上的,没感觉!”
安狄做发型,很少随意发挥,他擅长根据客人的脸型、气质修剪头发。照片中的女孩脸型大,头发少,安狄大胆地替她修了个现在市面上已经很少见的“大包头”,整体发型有垂直感,看上去女孩的头发多了,脸型小了。
上海派
其实并没有“上海派”的说法。80年代,扬州理发师傅占据了上海美发业半壁江山,到了90年代,上海大小发廊里都是广东口音的理发师傅……但盘发,一直是上海发型师的拳头产品。这可能和风俗有关,上海人逢年过节,或到重要场合,如果不盘发,总觉得自己不够庄重。所以,一问及KENIN有什么拿手活,他脱口而出:“盘发。”
实在等怕了发型师花几小时“雕发”,这款盘发只花了半小时就完工,够利索。
客人在一间公司做秘书,她的盘发要求是“简单、时尚,容易清洗”。于是,KENIN把她的头发梳成若干小辫子,扎紧在头顶部,再用摩丝把发尾打散,一款天女散花般的盘发造型就出炉了。最后,KEVIN用蓝、紫色睫毛膏为盘发上色,转眼间,花式简单的盘发变得很IN。
“这款盘发很简单,客人自己也可以做。用睫毛膏上色不仅操作性强,而且不伤头发、容易清洗。”
文/楠楠
    短信节日传情奖中奖:数码相机、CD/VCD……大奖总值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