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生活空间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娱乐_评论专区 >新浪生活 > 新闻报道
新浪生活


悲悯真的有力量吗?

阿元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2月1日 13:46 新浪生活

  我没有看过张元以前的电影,《过年回家》中,那种偏冷偏暗的调于是预料之中的,我看到了张元对情感的关注,然 而,张元的电影语言并没有想象中的新锐,也许是因为两位著名作家参与了编剧,《过年回家》给人的感觉像是那种“作家电 影”。生活中所有致命的伤害儿乎都来自情感、同样, 所有幸福可能也源于情感。在一个家庭中也是如此,两个豆蔻年华的 女儿给灰暗拮据的家库带来了生气和亮色,然而,因为一系列情感的冲突;这一勿毁于一旦。17年后,女儿从监狱曰家,她 的眼神凄凉无助,父母已经老迈,生命的光彩更加暗淡,但情感依然饱满。每个人都脆弱、敏感,期待情感又害怕伤害他人。 这一大段室内成在有限的空间内。刻画出了这种复杂的关系和紧绷的情绪。整段戏的节奏控制得很合适、演员的表演也十分到 位。遗憾的是,最后高期骤起、感情“放”得过了一点。放弃了怀疑和批判,《过年回家》表现出一种向生存妥协的人道主义 。张元相信这种悲悯的力量。相信打动了自己的东西也能打动别人。在这个脆弱的时代,此种信念是容易被认可和接受的。

  附录:不久以前,获在第56届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上,中国电影导演张艺谋的《一个也不能少》和张元的《过年回 家》分别获得了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导演奖,这部《过年回家》是部怎样的片子?面对记者的提问,导演张元说这是一部“反 映中国司法进步,表达人间温情故事片”;也是他的第一部真正的故事片。张元说:“在我所有的作品中,反映的都是人性的 、人道的主题。今年日内瓦为红十字会庆祝签倡仪书,签字的12人中只有我一个亚洲人。我问他们为什么这样的活动会选我 ,他们说我的电影是具有悲悯之心的。我个人认为,在今天的中国,我的电影更应该放,这类电影中表现得都是家庭之间的、 伦理之间的内在情感和对于弱者的同情,谈到同情其实我们不是在同情别人。我们是在同情我们人类自己,人类发展到今天, 人性中的脆弱太值得我们自身的反省和关怀了。”

  更多内容……http://www.tripic.net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娱乐_评论专区 >新浪生活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