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用户注册 将新浪设为首页 帮助信息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精品购物指南 > 新闻报道
精品购物指南


书摘:张爱玲的少女时代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6月29日 15:17 精品购物指南

  书摘提示:  “七月流火”的季节又要来临了,人们的心情也随着天气变得 越来越浮躁。

  有一些人和书却似乎是专为了平和这个季节而来的,就如许多人深爱的张爱玲 和她的作品。

  这正是个读张爱玲的季节。一杯清茶,一本张爱玲的小说,燥热自会在你不知 不觉中悄然退去。

  《传奇文学与流言人生》应该说并不是一本很新的书,但却是被众多挚爱张爱 玲的读者们所公认的描摹张爱玲的成功之作。

  直到今天,张爱玲的文学人生始终被传奇与流言缠绕着。

  她那特立独行的性格也一如她的文学,女性的阴柔中蕴藏着激动人心的力量。
  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常常都脱胎于其经历的人生,张爱玲也不例外。

  作为李鸿章的后代,张爱玲虽出身名门,但却从小被笼罩在父亲这个名门与传 统的牺牲品的阴影中。那个在严格的家教下饱读四书五经的父亲,在科举已废的现实下,内 心又拒绝接受新思想,“找不到贡献社会的路”,因而“毫无用处”,却生就了一身花天酒 地、嫖妓、赌博、吸大烟、养姨太太的本事。

  张爱玲的同样出身名门的母亲,偏颇具反抗精神,敢于追求新思想、新生活, 并不惜抛弃自己的家庭。

  失去母亲庇护的张爱玲,在父亲与继母的压制下为了完成学业,寻求更广阔的 发展天地,曾经险些丧命。忧郁、怨恨同她在文学上的天赋带给她的自我认同交织成了她哀 婉而心气高远的少年时代。

  《传奇文学与流言人生》其实是一本文学研究类的书,但由于它的研究对象是 为众多人所熟知甚至迷恋的张爱玲,它本身也就比一般的文学研究书籍平添了一份亲切与平 和。作者立足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和作品来剖析张爱玲的研究方法,也令关心张爱玲的读者可 以始终怀着极大的兴趣。

  当然,书中从认同危机视角及女性主义等角度来研究张爱玲的文学人生也许才 是作者的写作初衷和最终价值所在。但对于喜爱张爱玲的读者,大可从作者为了研究而探寻 出的关于张爱玲的诸多珍贵史料中,得出一个自己心目中更加完整,进而感悟深刻的张爱玲 。

  在此节录的是书中追寻她成长历程的章节,记述她少女时代生活遭遇的部分。 考虑到大多数读者的要求,删简了其中一些理论性的内容。----编者

  在圣玛利亚女校时的张爱玲是个忧郁的少女。

  那时,她很少回父亲和继母的家。偶尔回去,看到和自己处境完全一样,但却 无处可逃的弟弟受到虐待,会同情得哭起来。遭到继母的嘲笑,无处述说的张爱玲,在镜子 中面对自己哭泣的脸,咬着牙发誓“有一天我要报仇。”

  没有母亲的“父亲的房间里永远是下午,在那里坐久了便觉得沉下去,沉下去 。”即使张爱玲从这充满“鸦片的云雾”的房间逃出去,寄住在学校,也无法逃出继母的阴 影。

  有一个时期在继母统治下生活着,拣她穿剩的衣服穿,永远不能忘记一件黯红 的薄棉袍,碎牛肉的颜色,穿不完地穿着,就像浑身都生了冻疮;冬天已经过去了,还留着 冻疮的疤———是那样的憎恶与羞耻。

  张爱玲在学校最快乐的事大约是自己的文才得以发挥并受到好评吧。中学一年 级,12岁时,张爱玲的文章第一次变成了铅字。这就是登载在学校年刊《凤藻》上的小说 《不幸的她》。《不幸的她》描写一对少女时代的密友,长大以后,一个为反抗母亲为她订 的婚姻而漂泊四方,一个自由恋爱结婚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十年后,两人相见,一星期后 ,“不幸的她”悄然离去。因“不忍看了你的快乐,更形成我的凄清!”《不幸的她》中, 明显地投影着母亲的形象,而倔强地坚持独自咀嚼“凄清”的“她”又正是作者的自画像。
  初二时,又发表了《迟暮》。《迟暮》以第三人称描写了一个孤独的女人,但 却是作者心理状态的真实写照。……三年后,刊登在校刊上的《秋雨》也是“异常沉闷”的 世界。

  在当时任中文部教务主任的汪宏声的眼里,张爱玲“瘦骨嶙峋”,“不烫发” (学生95%烫发),“衣饰也并不入时”,坐在最后一排最末一个座位上,“表情颇为板 滞”。汪宏声当着全班朗读表扬她的作文,她也仍然毫无表情。平常“十分沉默”,“不说 话,懒惰,不交朋友,不活动,精神长期的萎靡不振”。她是出名欠交课卷的学生,教师问 起时,她的口头禅是“我忘了”。上课不听讲,总不停地在纸上划着,仿佛在记笔记,其实 在画速写。但考试成绩总是A或甲,文才颇高,这在教师中,也是很有名的。

  高中毕业的几个月前,《国光》登载了《霸王别姬》。按照汪宏声的说法,这 部作品是听了他介绍《项羽本纪》写的,汪将此作品与郭沫若的《楚霸王之死》(《楚霸王 自杀》之误)相比较,认为“有过之无不及。”

  然而,张爱玲的《霸王别姬》,在基本视角上与郭沫若的《楚霸王自杀》不同 ……张爱玲的《霸王别姬》是以虞姬为主人公,故事以虞姬的心理活动为主轴展开,从虞姬 的视点———女性的视角来看霸王的成功与失败。这与后来张爱玲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一致的 。站在男性的立场上,一般是痛惜楚霸王未能争得天下,总结经验,古为今用。而张爱玲描 写的虞姬的心情却与此相反。在虞姬看来,假如霸王一统天下,她做了贵妃,才是悲惨的。 因为霸王如果当了皇帝,便会有“三宫六院”,而自己的存在会变得微不足道,因此她私下 里反而希望仗一直打下去。在看到霸王的败局不可避免的时候,虞姬主动选择了自杀。临死 时,她倒在霸王的怀里,小声地说了最后的爱:“我比较喜欢那样的收梢”。但是霸王并不 懂得这话的意思。

  透过女性的视角凝视对象———文学少女张爱玲的到达点成为后来青年作家张 爱玲的出发点。

  为文才自负的张爱玲“在前进的一方面我有海阔天空的计划,中学毕业后到英 国去读大学”。张爱玲的榜样是也属教会学校的圣约翰大学的前辈林语堂。“我要比林语堂 还出风头,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自己有房子,过一种干脆利落的生活。 ”

  毕业那年,在年刊调查表的“最喜欢”的一栏,张爱玲填了当年的新闻热点, 为了爱情而舍弃英国王位的“爱德华八世”的名字。在“最恨”的一栏中,张爱玲写的是“ 一个有天才的女人忽然结婚”。

  张爱玲这样填写,很生动地反映了为父母的爱恨剧感到倦怠的她对爱的无限憧 憬,和对结婚的恐怖。“爱”和“结婚”对女性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这个问题成为后来张爱玲文学的主题,答案在六年后诞生的《传奇》里。

  ……张爱玲高中毕业时,上海被战火覆盖。8月13日,日军攻击上海闸北, 中国军队立即反击,为时三个月的上海抗战开始。张爱玲因需在伦敦大学的上海考场连续考 两天试,而父亲反对,便以家靠近苏州河,激战的枪声太烈,睡不着觉为口实,跑到临时回 国的母亲的公寓住了两周。父亲因此而狂怒:

  我父亲扬言说要用手枪打死我。我暂时被监禁在空房里。我生在里面的这座房 屋忽然变成生疏的了,像月光底下的、黑影中现出青白的粉墙,片面的,癫狂的。Beve rleyNichols有一句诗关于狂人的半明半昧:“在你的心中睡着月亮光,”我读 到它就想到我们家楼板上的蓝色月光,那静静的杀机。……数星期内我已经老了许多年…… 头上是赫赫的蓝天,那时候的天是有声音的,因为满天的飞机。我希望有个炸弹掉到我们家 ,就同他们死在一起我也愿意。  ……

  张爱玲在监禁中迎来生命周期的“花季”———17岁生日。 

   我生了沉重的痢疾,差一点死了。我父亲不替我请医生,也没有药。病了半年, 躺在床上。

  快到阴历年的一个隆冬的晚上,终于可以行走的张爱玲趁看守交接的空当,从 大门跑了出去。  ……

  《传奇文学与流言人生———张爱玲的文学》邵迎建著三联书店13 80元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精品购物指南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