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影视音乐 >中国新闻社 > 新闻报道 |
![]() |
卢峰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0月19日 15:09 中国新闻社
「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有香港制作的粤语流行曲。」一九九八年,香港唱片本地销售额高达八亿三千万港元,外销 则有三亿五千万港元,以语言划分,是继欧美的英语歌、拉丁美洲葡语歌之後, 世界第三大语言唱片出囗地。国际唱片业协 会(香港会)有限公司(IFPI)总裁冯添枝分析时说, 自由开放的市场架构、歌手形象包装出色等是香港在世界唱片市 场上占重要地位的原因,但必须继 续严厉打击盗版活动,才能维持香港唱片业的繁荣局面。 香港本地唱片业开始於五十年代,由香港电影业建立而得到发展,尔後又出现各类流行乐队及台 湾歌曲热潮,直 至一九七三年正式签约的本地歌星,仙杜拉《啼笑姻缘》、许冠杰《鬼马双星》等 电视电影歌曲大受欢迎,为现今粤语流行 歌曲奠定发展基础,外国人还创造了Canto-pop(港式流行 曲),从此正式开始香港本土广东流行音乐的辉煌时代 。 冯添枝向记者介绍香港流行音乐发展时说,八十年代香港流行乐曲颁奖礼及演唱会此起彼落,加 上镭射唱片及卡 拉OK大行其道,音乐会推动人、经理人制度及形象策划顾问等相继出现,形成香港 唱片行业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九十年 代的卫星电视则使香港音乐人加强与海外音乐界的交流。 在唱片业全盛时期,香港开有五百多间唱片零售店,由於盗版货的冲击现在已下跌至不足二百间 。据统计,九○ 年香港唱片盗版率不足百分之一,九八至九九年却急升至百分之六十。据估计九九 年至今唱片业已损失八亿港元。有人把原 因归咎於正版唱片的高昂售价,冯添枝认为这与市民误解 唱片公司牟取暴利有关,其实一张唱片的开发、录音及宣传费的成 本高昂,零售价根本不能收回成 本。受到经济低迷影响,商界投资意欲低、市民购买能力下跌,为盗版活动猖獗提供了市场 ,对正 常的唱片销售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有人认为,传统的古典的歌曲有固定的市场,而现代流行音乐水准每况愈下。冯添枝则认为,香 港流行乐的水准 没有下降,因为流行乐也有代沟问题。只要业界不断开发受欢迎的流行音乐品种, 适应多种年龄段、多阶层人士的需要将能 改善人们观感。他呼吁歌手要在演唱国语歌曲和粤语流行 歌曲方面都要兼顾,因为香港在粤语流行歌曲方面具无可取待的地 位,具有广阔市场的粤语流行曲 也是不应受忽视的。 谈到香港歌手的国际地位。冯添枝说,要成为国际级的歌手,歌手本身必须具有别人无可替代的 个人风格和特色 ,香港要创造进一步提供和培养成熟歌手条件,希望唱片公司面向世界市场,寻找 及栽培具有潜质的华人歌手。 长远而言,他认为香港应多举办流行乐的培训课程,继续开放的市场及鼓励自由创作风气,改变 大众将流行乐只 当作娱乐活动的传统观念,应学习瑞典在大学设立流行乐专科。冯添枝期望香港特 区政府明年成立统筹康体事务的新架构能 出资发展流行乐。 谈到未来发展,冯添枝认为流行乐将以互联网作为主要销售媒介,同时保护版权的工作是刻不容 缓的,而香港流 行乐唱片业未来的出路,将有赖自己继续努力。他们将与特区政府多接触,让政府 了解流行音乐的最新发展,以提供协助及 扶持。 |
|||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影视音乐 >中国新闻社 > 新闻报道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